北京近期流行的病毒以乙型流感病毒为主,同时伴有甲型H1N1流感、新冠病毒(以XBB及其亚分支为主)及诺如病毒等季节性传染病。其中,乙型流感病毒占比高达88.5%,是当前主要流行株,传播力强且易引发高热、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新冠病毒活动虽处低水平,但需警惕变异风险;诺如病毒则导致呕吐、腹泻等肠道症状,儿童和老人需特别注意防护。
分点展开:
-
乙型流感病毒
近期北京市哨点医院检测显示,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率近50%,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可达39-40℃)、咽痛、咳嗽及全身乏力。其传播途径以飞沫和接触传播为主,人群密集场所易暴发。高危人群如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可能引发肺炎等并发症,建议尽早接种疫苗并避免带病出行。 -
甲型H1N1流感
本流行季早期以甲型H1N1为主,虽占比下降但仍存在。其症状与乙型流感类似,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免疫功能正常者通常可自愈,但需警惕与乙流叠加感染风险。 -
新冠病毒(XBB系列)
当前北京市新冠流行株以XBB及其亚分支为主,症状多为咽干、咳嗽及中低热,重症率较低。但病毒变异仍需监测,建议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及时接种加强针,并备妥抗病毒药物。 -
诺如病毒
冬春季高发,通过污染食物或接触传播,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多见腹泻。需注意手卫生、食物彻底加热,患者需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2小时。
总结提示
北京近期呼吸道与肠道传染病并存,建议公众科学佩戴口罩、勤通风消毒,出现症状及时就医;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可同步接种,高危人群优先防护。春季出游需防范蜱虫叮咬及花粉过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以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