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杆菌肺炎是由变形杆菌感染而引起的肺部炎症性疾病。其病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细菌因素:变形杆菌属于肠杆菌科,与人类感染有关的主要为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这些细菌可存在于土壤、污水及肠道等环境中。
- 感染途径:主要为吸入感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口咽部定植的变形杆菌可被吸入肺部,进而引发肺炎。极少数情况下,也可由肺外病灶通过血源性播散引起肺炎。
- 机体因素:正常人口咽部携带变形杆菌很少,但老年男性,以及患有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肾病、肝硬化、尿毒症等慢性疾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医源性操作的人群,口咽部变形杆菌定植增加,同时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在吸入菌量较多、毒力较强的变形杆菌时,就容易发生肺炎。
- 环境因素:接触被变形杆菌污染的水源、土壤等环境,会增加感染变形杆菌的风险,进而可能引发肺炎。
- 医源性因素:医院环境中变形杆菌可能通过工作人员的手部及器械传播,导致院内感染。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使用呼吸机等操作,也会增加感染变形杆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