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衣原体肺炎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肺部炎症。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病因
- 感染源:主要病因是感染沙眼衣原体。沙眼衣原体主要是人类沙眼和生殖系统感染的病原,偶可引起新生儿和成人免疫抑制者的肺部感染。
- 传播途径:病原体可经呼吸道的飞沫传播。新生儿主要在经过感染沙眼衣原体的母亲的产道时被传染。
发病机制
沙眼衣原体进入人体后,主要侵袭呼吸道上皮细胞,在细胞内繁殖,引起细胞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肺部的炎症病变。
临床表现
- 婴儿沙眼衣原体肺炎:患儿多起病缓慢,先有鼻塞、流涕等上感症状,继而出现频繁的阵发性咳嗽、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可出现酷似百日咳样阵咳,但无鸡鸣样回声,一般无发热。少数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及不同程度的紫绀,偶有呼吸暂停。半数患儿可伴有急性包涵体性结膜炎。
- 成人沙眼衣原体肺炎:可有发热、干咳、少量痰、咯血、胸疼等表现。免疫抑制患者可见咽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感染,还可能有肌痛、寒战等症状。
检查
- 微量免疫荧光试验:是目前国际上标准的且是最常用的沙眼衣原体血清学诊断方法。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呈 4 倍以上升高,IgM 效价≥1∶16 或 IgG 抗体效价≥1∶512。
- 分子生物学检测:可检测出沙眼衣原体 DNA 阳性,灵敏度高、漏检率低,能很大程度上降低其他污染导致的假阳性情况。
- 斑点免疫结合试验:可检测沙眼衣原体抗原阳性,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 病原体分离培养:医生一般取鼻咽分泌物进行沙眼衣原体培养,如培养出沙眼衣原体可诊断本病。
- 胸部 X 线检查:显示为间质浸润,亦可见支气管肺炎或网状、结节样阴影。
诊断与鉴别诊断
- 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如微量免疫荧光试验、分子生物学检测、病原体分离培养等结果,以及胸部 X 线检查表现,综合判断可作出诊断。
- 鉴别诊断:需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百日咳等相鉴别。病毒性肺炎病情较重,多有发热,喘憋为突出表现;支原体肺炎起病较急,病情较重,呼吸困难、喘憋症状突出,且常有发热,热程较长;百日咳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有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为特征,多有与百日咳患者接触史。
治疗与预后
- 治疗原则:本病有自限性,多数轻症患者不经治疗可自愈。对于病情较重者,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可减轻病情及缩短病程。可使用红霉素、阿莫西林、氧氟沙星等药物。婴儿患者一般首选红霉素治疗,成人患者除红霉素外,还可使用四环素、多西环素、阿奇霉素等。
- 一般预后:沙眼衣原体肺炎不经治疗一般在数周后也可逐渐自愈,对于病情较重者,经积极治疗,一般可治愈,预后较好。
预防
- 孕妇如有沙眼衣原体生殖器官感染,产前进行治疗是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最佳方法。
- 免疫力低的成人应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规律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减少感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