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几种自制止痒药方的制作方法、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供您参考:
1. 六味止痒汤
- 组成:蛇床子30克,地肤子30克,苦参30克,黄柏15克,花椒5克,甘草10克。
- 用法:
- 将药材加水300毫升,煎煮3次。
- 第1次和第3次煎液混合后,加温水适量用于洗澡。
- 第2次煎液分3次内服。
- 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 适用范围:全身皮肤瘙痒症。
- 加减建议:偏湿热者可加生苡仁30克。
- 来源:
2. 止痒散
- 组成:熟地黄、露蜂房、丹参、地肤子、苦参各100克,蝉衣、乌梢蛇各50克。
- 用法:
- 将药材研成极细末,过120目筛后装瓶备用。
- 每次取药末4克,每日3次,1周为1疗程。
- 功效:滋阴活血,祛风止痒。
- 适用范围:皮肤瘙痒症。
- 效果:治疗145例中,治愈140例,总有效率达99%。
- 来源:
3. 石膏浮萍汤
- 组成:生石膏30克,浮萍6克,生地12克,丹皮9克,黄芩6克,白藓皮10克,连翘10克,苍耳子10克,山栀10克,蝉衣5克,赤芍10克,甘草3克。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止痒。
- 适用范围:皮肤瘙痒、湿疹、荨麻疹等。
- 来源:
4. 消风散
- 组成:当归9克,生地30克,防风9克,蝉蜕6克,知母9克,苦参6克,亚麻6克,荆芥12克,苍术12克,牛蒡12克,石膏30克,甘草9克,川木通3克。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空腹服用。
- 功效:养血祛风,清热燥湿。
- 适用范围:风疹、湿疹、荨麻疹等瘙痒性皮肤病。
- 来源:
5. 蒲公英止痒水
- 组成:蒲公英30克,黄柏30克,白藓皮30克。
- 用法:将药材混合后水煎20分钟,待水温适中后,用其清洗患处。
- 功效:清热解毒,消炎止痒。
- 适用范围:湿疹、荨麻疹等引起的皮肤瘙痒。
- 来源:
6. 其他简便方法
- 冷敷:用凉毛巾或冷水敷在瘙痒处,缓解瘙痒感。
- 苏打粉或燕麦片:将适量苏打粉或燕麦片加入温水中,用于洗澡或涂抹患处。
- 薄荷油:涂抹薄荷油可减少痒感和刺激感。
- 冰敷:将冰块或冷水敷在患处,缓解瘙痒和疼痛。
- 注意:以上方法适合轻微瘙痒,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 来源:
注意事项
- 使用前咨询医生:以上药方仅供参考,使用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确保安全。
- 过敏测试:首次使用时,应在小范围皮肤上测试,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
- 避免过度搔抓:搔抓可能加重皮肤损伤,甚至导致感染。
- 保持皮肤清洁湿润:干燥的皮肤容易瘙痒,使用保湿霜或乳液可改善症状。
-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易过敏食物可能加重瘙痒。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需进一步了解或调整药方,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