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与流行特征
- 主要由丝虫感染引发,微丝蚴进入血液循环引发肺部过敏反应。
- 多见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如印度、东南亚、非洲),男性青壮年高发。
2. 典型症状
- 呼吸道症状:剧烈阵发性咳嗽(夜间加重)、喘鸣音、痰液黏稠带血,常伴哮喘样发作。
- 全身症状:低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少数出现皮肤瘙痒。
- 并发症:可累及心脏(心律失常)、肝脾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等。
3. 诊断依据
-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3000/mm³,IgE升高。
- 影像学:X线显示两肺中下野模糊网状结节影,慢性者可见肺纤维化。
- 特异性验证:丝虫抗原补体结合试验阳性,抗丝虫治疗有效可确诊。
4. 治疗与预后
- 首选药物:海群生(乙胺嗪),其他可选左旋咪唑、卡巴砷等。
- 病程管理:早期治疗可完全恢复,延误可能遗留肺纤维化导致慢性呼吸功能不全。
该病需与支气管哮喘、其他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及间质性肺病鉴别,通过病原学检测和治疗反应可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