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东边出现光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
晚霞的形成:
- 原理:晚霞的形成是由于空气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生散射。这些大气分子和微粒本身是不会发光的,但由于它们散射了太阳光,使每一个大气分子都形成了一个散射光源。
- 颜色:根据瑞利散射定律,太阳光谱中的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散射出来,而波长较长的红、橙、黄等颜色的光透射能力很强。我们看到晴朗的天空总是呈蔚蓝色,而地平线上空的光线只剩波长较长的黄、橙、红光了。这些光线经空气分子和水汽等杂质的散射后,那里的天空就带上了绚丽的色彩。
-
丁达尔效应:
- 现象:丁达尔效应是一种物理现象,即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人们可以直接看见光的“身影”。
- 形成条件:丁达尔效应一般出现在清晨、日落时分或者雨后云层较多的时候,大气中有雾气或灰尘。太阳刚好投射在上面,被分割成一条条,有时成一大片,显得特别壮观。
-
曙暮光条(云隙光):
- 现象:曙暮光条是云隙光的一种,由于落日(可在地平线下)光线被远处的积云遮挡,在天空出现的深蓝条纹和光束。
- 形成条件:这种光束一样的现象通常在日落时分出现,当阳光被云层遮挡,光线从云层缝隙中照射出来,形成一条条光束。
-
天气变化的预示:
- 朝霞和晚霞:俗话说“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晨出现鲜红的朝霞,说明大气中水滴已经很多,预示天气将要转雨。如果出现火红色或金黄色的晚霞,表明西方已经没有云层,阳光才能透射过来形成晚霞,因此预示天气将要转晴。
- 特殊情况:在广东潮汕地区也有一种说法:“傍晚红遍天,三天必台风”。也即是说,当出现晚霞未来三天必有台风。
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太阳光在大气中的散射、折射和吸收等作用形成的,具体出现哪种现象还取决于当时的天气条件和云层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