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杆吊”是一种常用于建筑和工程安装的起重设备,尤其适用于无电力供应的野外施工。以下是综合相关信息的整理:
一、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设备组成
拔杆吊由拔杆主体、滑轮组、卷扬机、缆风绳及锚碇等部件构成,可搭载手动或电动绞盘进行吊装作业。 -
工作原理
通过调整拔杆角度和高度,配合滑轮组与绳索系统实现重物的提升和定位。部分方案采用多组揽风绳确保稳定性,例如独脚拔杆需4根以上缆风绳。
二、主要类型与特点
-
独脚拔杆
- 分为木制、钢管和格构式,起重量可达1000kN,起重高度70m,适用于大跨度或重型构件吊装。
- 施工中需通过溜绳和绞车控制平衡,防止碰撞周边结构。
-
人字拔杆
- 由两根圆木或钢管铰接而成,侧向稳定性优于独脚拔杆,缆风绳数量较少,适合中小型吊装。
-
其他类型
- 整体安装法中提到的“拔杆提升法”,常用于网架结构吊装,需通过试吊检验设备安全性和吊点刚度。
三、应用场景与优势
-
典型场景
- 幕墙玻璃安装:利用高强度铝合金/钢制扒杆精准定位,减少高空作业风险。
- 山地栈桥施工:结合钢管柱桥墩,实现轻型构件运输与安装。
-
核心优势
- 适应性强:无需电力,结构简单,适合复杂地形和临时作业。
- 经济高效:相比传统吊装设备,初期投入低且施工周期短。
四、局限性及注意事项
-
局限性
- 设备依赖性强:需专业吊装设备和技术人员支持。
- 气候敏感:强风或恶劣天气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与进度。
-
安全规范
- 严禁超载(如最大起升重量150kg的型号)。
- 试吊流程必须严格执行,包括设备检验、吊点刚度测试及操作协调演练。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施工方案(如网架吊装步骤)或设备参数,可参考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