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物治疗
- 呋塞米(速尿):通过渗透性利尿作用排出多余水分,改善低钠血症。
- 20%甘露醇:作为高渗溶液,可促进水分排泄,常与呋塞米联用。
- 尿素口服:对部分患儿有效,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V2受体拮抗剂(如托伐普坦、莫西沙坦):选择性阻断抗利尿激素受体,促进水分排泄,适用于顽固性病例或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儿。
- 地美环素(四环素类抗生素):抑制抗利尿激素作用,适用于长期管理,但需注意肾功能监测。
-
其他治疗
- 限制水摄入:每日饮水量控制在500-800毫升,通过负水平衡纠正体液过多。
- 高渗盐水输入:严重低钠血症(如血钠<115 mmol/L)或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需缓慢静脉输注3%氯化钠溶液。
- 治疗原发病:若由肿瘤、感染等引起,需针对病因进行手术、化疗或抗感染治疗。
注意事项:
- 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尤其是V2受体拮抗剂和高渗盐水,避免血钠纠正过快导致脑损伤。
- 轻度病例以限水为主,中重度需结合药物和补钠治疗。
- 及时监测电解质水平,定期复查血钠和尿渗透压。
建议家长尽快带孩子至医院明确病因,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不可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