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延时服务费用分配方案,综合多篇权威文件和案例,可归纳为以下核心内容:
一、费用收取标准
-
按学生年级收费
-
一、二年级:每生每学期280元(16:05-17:30)
-
三至六年级:每生每学期300元(16:05-17:30)
-
其他年级或课程可参考类似标准。
-
-
按次收费
- 部分学生按实际时长付费,费用根据课程内容计算(具体标准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
-
优惠政策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减免。
二、费用分配原则
-
按劳取酬
- 根据教师参与延时服务的课时量、工作质量及管理成效分配。
-
绩效优先
- 结合教学效果、学生满意度、创新性等指标建立综合考核体系。
-
专款专用
- 费用仅用于教师补贴、消耗品购置及场地维护,不得挪作他用。
三、分配方式
-
课时补贴
- 按实际授课课时计算,例如每课时不超过60元标准。
-
绩效工资制
- 绩效工资占业务收入的15%以内,采用计分制考核(效率、质量、管理目标)。
-
阶梯式奖励
- 完成教学任务得满分绩效,违规或请假扣减绩效。
四、管理机制
-
自愿参与
- 学生及家长自愿报名,签订《课后服务协议书》。
-
定期审计
- 财务收支定期审计,确保透明公正。
-
动态调整
- 根据服务需求、成本变化调整收费标准和分配方案。
五、其他注意事项
-
教师激励 :部分学校通过工会费、财政补贴等方式补充教师收入。
-
区域差异 :不同地区收费标准存在差异,需结合本地经济水平制定。
以上方案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调整,建议通过家长会、教师代表大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确保方案科学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