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调节剂
- 胸腺肽、胸腺素等可刺激T淋巴细胞生成,增强免疫力。
- 干扰素、白介素-2等生物制剂可调节免疫应答,适用于特定免疫异常。
-
抗感染药物
- 合并细菌感染时,需根据病原学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克洛、阿莫西林)。
- 真菌感染则需使用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
-
免疫替代治疗
- 免疫球蛋白(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快速补充抗体,增强抗感染能力。
- 血小板或凝血因子输注适用于贫血及凝血功能异常患儿。
-
营养支持与补充
- 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及维生素D等可改善代谢,促进免疫功能恢复。
- 高蛋白饮食或氨基酸补充剂有助于营养状况改善。
-
其他治疗
- 严重病例需骨髓移植或脐血干细胞移植以重建免疫系统。
- 激素药物(如泼尼松)仅在特定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使用。
注意事项:
- 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 定期监测免疫状态及感染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根治需结合原发病治疗(如控制感染源、纠正代谢异常等)。
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至正规医院儿科或免疫科就诊,由专科医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