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病理机制
锥体外系指基底节(包括纹状体、黑质等)及丘脑底核等结构,这些区域通过调节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平衡来控制运动。当该系统受损时,会导致肌张力异常增高(如齿轮样或铅管样强直)或不自主运动(如震颤、舞蹈样动作)。 -
典型症状
- 运动障碍:随意运动减少(如帕金森病的运动迟缓)、异常不自主运动(如扭转痉挛)。
- 肌张力异常:屈肌与伸肌张力同时增高,但不同于锥体系的痉挛性增高。
- 平衡与协调问题:步态不稳、姿势异常,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
-
常见疾病类型
包括帕金森病、小舞蹈病、肌张力障碍(如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等。 -
治疗方向
- 药物:抗胆碱能药(如苯海索)、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可缓解症状。
- 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经颅磁刺激等改善运动功能。
- 手术:脑深部电刺激术(DBS)适用于难治性病例。
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病因并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