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原体与传播途径
- 病原体:B群链球菌(GBS)是一种兼性厌氧的革兰阳性球菌,可寄生于消化道和生殖道。
-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如分娩时母体生殖道定植菌上行感染)、呼吸道传播或接触传播。
2. 高危人群
-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胎膜早破或产程延长的婴儿。
- 孕产妇:妊娠期GBS定植者、有感染史或合并糖尿病、HIV等基础疾病的孕妇。
- 成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糖尿病、慢性肝病、恶性肿瘤患者)。
3. 典型症状
- 新生儿感染:
- 早期发病(出生后7天内):肺炎、败血症、脑膜炎,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绀、拒奶、发热或体温不升,病死率高达50%~80%。
- 晚期发病(出生7~30天):败血症、脑膜炎为主,症状较轻但仍有发热、嗜睡、拒乳等。
- 孕产妇感染:发热、寒战、胎膜早破、尿频尿急、产后子宫内膜炎等。
- 成年人感染: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如尿频、尿痛)、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等。
4. 并发症
- 肺炎、败血症、脑膜炎是主要并发症,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或死亡。
- 新生儿脑膜炎可能导致听力障碍、智力发育迟缓等后遗症。
5. 诊断与治疗
- 诊断:通过血培养、细菌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确诊。
- 治疗:
- 首选药物:青霉素或氨苄西林,过敏者可选用头孢类抗生素。
- 预防性用药:孕晚期筛查GBS阳性者,分娩时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
6. 预防措施
- 孕35~37周进行GBS筛查,阳性者分娩时使用抗生素。
- 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者,增强免疫力。
若出现发热、呼吸急促、尿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尤其是孕妇和新生儿需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