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跳蚤咬后的症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局部症状
- 红肿:跳蚤叮咬后,皮肤会出现红色的小肿块,这是由于跳蚤唾液中的蛋白质引起的局部过敏反应。
- 瘙痒:被咬部位会伴随明显的瘙痒感,这种瘙痒可能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
- 丘疹或皮疹:在叮咬部位及其周围可能出现小红点、丘疹或小水疱,有时还会伴随灼热感或轻微疼痛。
- 皮肤损伤:过度搔抓可能导致皮肤破损,严重时可能引发继发感染。
2. 全身症状
- 少数情况下,被跳蚤咬后可能会出现全身性反应,如:
- 荨麻疹:表现为苍白色或淡粉色的风团疹,伴有剧烈瘙痒。
- 头晕、恶心:极个别情况下,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全身性过敏反应。
- 这些症状通常出现在对跳蚤唾液蛋白过敏的个体中。
3. 处理建议
- 清洁叮咬部位:立即用肥皂水清洗被咬区域,以中和跳蚤唾液中的酸性物质。
- 止痒措施:外涂炉甘石洗剂或含有薄荷、樟脑的止痒药膏,可以缓解瘙痒感。
- 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以免引发感染。
- 观察症状:如果症状加重(如红肿扩散、发热、出现脓液等)或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
4. 预防措施
- 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家中宠物和宠物窝,避免跳蚤滋生。
- 户外防护:在户外活动时,尽量穿着长袖衣物,减少皮肤暴露,使用驱虫剂。
- 避免接触跳蚤滋生地:如垃圾堆、潮湿阴暗的地方。
5. 注意事项
- 跳蚤叮咬症状通常在几小时到几天内逐渐消退,但瘙痒感可能持续时间较长。
- 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以免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缓解被跳蚤咬后的不适,同时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