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具有以下特点:
发病机制
- 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的气道对各种刺激因素呈现高反应性,当接触到如花粉、尘螨、冷空气、刺激性气体、呼吸道感染等过敏原或触发因素时,气道会发生炎症反应,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进而使气道狭窄,引起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
症状表现
- 喘息:这是支气管哮喘最典型的症状,老年人会感觉呼吸费力,伴有呼气性呼吸困难,呼吸时可听到明显的哮鸣音。
- 咳嗽:通常为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可能在夜间或清晨加重,部分患者可能以干咳为主,也有患者会伴有咳痰。
- 胸闷:患者常感到胸部有压迫感、发闷,好像有重物压在胸部。
疾病特点
- 症状不典型:老年人哮喘症状可能不典型,有时仅表现为气短、咳嗽、胸闷等,容易与其他心肺疾病混淆,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等,导致误诊或漏诊。
- 合并症较多: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这些疾病相互影响,会增加治疗的难度,也会影响哮喘的控制和预后。
- 肺功能下降明显: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本身肺功能就会逐渐下降,再加上哮喘的反复发作,会进一步加重肺功能的损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增加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治疗与管理
- 药物治疗:与一般哮喘治疗原则相似,主要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 β₂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来缓解症状、控制炎症。对于病情较重或单用吸入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还需要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茶碱类药物等。
- 日常管理:患者需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和触发因素,如保持室内清洁、避免饲养宠物、注意保暖等。要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遵医嘱规律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减药,并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老年人支气管哮喘需要长期规范治疗和管理,以控制症状、减少发作次数、延缓肺功能下降,提高生活质量。如果老年人出现反复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