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周围炎是发生于肾包膜与肾周筋膜之间脂肪组织的感染性炎症,若未及时治疗可发展为肾周围脓肿,严重时可能引发菌血症等并发症。
关键信息总结:
-
病因与感染途径
- 主要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或阳性球菌。
- 感染来源:
- 肾内感染(如肾盂肾炎)直接蔓延(占90%);
- 血行播散(如皮肤、呼吸道感染);
- 邻近器官感染(如肝、胆囊、阑尾炎)或术后感染。
-
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腰腹部持续性疼痛、肾区叩痛、发热、寒战、血白细胞升高;
- 伴随症状:恶心、呕吐、尿频、尿急、腰腹部可触及肿块。
-
诊断依据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 影像学检查:CT或超声可见肾周低密度肿块、肾移位、肾周筋膜增厚,脓肿中可能出现气液平面。
-
治疗与预后
- 药物治疗: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控制感染;
- 手术治疗:脓肿形成需切开引流或穿刺抽吸;
- 预后:及时治疗可治愈,延误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
其他特征
- 发病率:约占泌尿系统疾病的0.2%,男性多于女性;
- 无传染性及遗传性,属于医保范围疾病。
若出现疑似症状(如腰痛伴发热),建议及时就医排查,避免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