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类型与病因
镉中毒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 急性中毒:多因吸入高浓度镉烟尘(如工业事故)或误食镀镉容器中的酸性食物引起。
-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镉(如职业暴露、污染水源/土壤)导致,典型案例如日本“痛痛病”。
二、典型症状
- 急性症状:
- 吸入性:咳嗽、胸闷、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肺水肿、呼吸衰竭。
- 食入性: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休克、肾衰竭。
- 慢性症状:
- 肾脏损害:早期表现为蛋白尿(如β2微球蛋白),晚期发展为肾衰竭。
- 骨骼病变:骨痛、骨质疏松、骨折(痛痛病典型症状)。
- 其他:肺部纤维化、高血压、贫血、嗅觉减退等。
三、诊断与治疗
- 诊断:
- 检测尿镉、血镉水平(正常尿镉<1μg/g肌酐)。
- 结合职业史、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如肺纤维化、肾损伤)。
- 治疗:
- 急性中毒:洗胃、吸氧、激素治疗,重症需血液透析。
- 慢性中毒:以对症治疗为主(如止痛、护肾),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可能缓解症状。
四、预防措施
- 工业防护:加强通风、佩戴防毒面具,避免镉污染食品容器。
- 环境治理:修复镉污染土壤,减少工业废水排放。
- 饮食注意:避免食用镉污染地区农产品,增加钙、锌摄入以降低镉吸收。
镉中毒具有潜伏期长、累及多器官的特点,需通过严格职业防护和环境管理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