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炎属于慢性炎症性风湿病,目前尚无任何药物能够完全根治。但通过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炎症、缓解症状并延缓疾病进展。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
一、药物治疗方案
-
非甾体抗炎药
- 作用:缓解疼痛、减轻炎症,是早期治疗的首选药物。
- 常用药物: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胶囊等。
- 注意事项:长期使用需监测胃肠道和肝肾功能。
-
免疫抑制剂
- 作用:抑制异常免疫反应,减少关节损害。
- 常用药物:甲氨蝶呤片、柳氮磺吡啶、硫唑嘌呤片等。
- 适用人群:中重度或伴随外周关节炎的患者。
-
生物制剂
- 作用:靶向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等炎症因子,显著改善病情。
- 常用药物:阿达木单抗注射液、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等。
- 优势: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效果显著,需筛查结核等感染风险后使用。
-
糖皮质激素
- 作用:短期用于急性发作期(如严重关节肿痛、虹膜炎)。
- 常用药物: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等。
- 注意事项:避免长期使用,防止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
中成药及辅助药物
- 常用药物:雷公藤多苷片、痹祺胶囊等,可缓解肌肉关节酸痛。
二、治疗管理要点
- 规范用药: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换药物。
- 定期复查: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炎症指标,评估药物副作用和疗效。
- 生活方式干预:结合适度运动(如游泳、体操)、保持正确姿势,延缓脊柱强直。
三、预后与认知误区
目前脊柱炎虽无法根治,但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多数患者可维持正常生活。需避免轻信“特效药”或偏方,坚持科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