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严重的颈椎疾病,其特征是颈椎的退行性病变导致脊髓受压或缺血,从而引发脊髓功能障碍。以下是关于该疾病的详细介绍:
1. 疾病定义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类型,占所有颈椎病的10%-15%。它是由颈椎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刺、韧带肥厚或钙化等引起的脊髓压迫或缺血,最终导致脊髓功能障碍。该病具有高致残性,需引起重视。
2. 主要病因
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颈椎退行性病变: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韧带肥厚或钙化是常见病因,这些病理改变可能导致脊髓受压。
- 颈椎发育性椎管狭窄:先天性椎管容积较小,容易因退变或老化导致脊髓受压。
- 慢性劳损:长期不良姿势或过度使用颈椎,可导致颈椎间盘变形或突出。
- 脊髓血供改变:某些情况下,脊髓供血不足也可能引发功能障碍。
3. 临床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因脊髓受压的部位和程度而异,主要表现为:
- 运动障碍:下肢无力、行走不稳、步态蹒跚,严重时可能出现四肢瘫痪。
- 感觉异常:四肢麻木、手部精细动作失灵(如系扣、用筷子困难),甚至出现踩棉感或束带感。
- 反射异常:腱反射亢进(如膝反射、跟腱反射活跃),病理征阳性(如巴彬斯基征)。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尿失禁或大便失禁。
4. 诊断方法
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方法:
- 临床表现: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运动障碍、感觉异常、反射亢进等。
- 影像学检查:
- X射线:观察颈椎椎骨间结构的变化。
- CT扫描:明确椎间盘突出或骨刺情况。
- 核磁共振(MRI):显示脊髓受压或缺血的具体范围。
- 神经电生理检查:评估脊髓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
5. 治疗方法
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 保守治疗:
- 支具固定:使用围领或下颌带来限制颈椎活动。
- 理疗与药物:如针灸、艾灸、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片、B族维生素)。
- 牵引治疗:通过牵引缓解脊髓压迫。
- 手术治疗:
- 手术指征: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时,应考虑手术。
- 手术方式:
- 前路手术:切除压迫脊髓的组织或椎间盘。
- 后路手术:扩大椎管以解除脊髓压迫。
- 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根据病情选择。
- 术后治疗:术后需使用营养神经药物、激素及脱水药物,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6. 疾病特点与注意事项
- 高致残性:脊髓型颈椎病可能导致严重残疾,如行走困难、瘫痪等,需尽早诊断和治疗。
- 早期症状隐蔽:由于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颈肩痛,患者常忽视病情,导致延误治疗。
- 及时治疗的重要性:一旦确诊,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看出,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严重的颈椎疾病,其症状多样且隐蔽,需通过专业诊断和治疗来控制病情发展。如果您有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