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因复杂,综合各研究资料,主要病因可归纳为以下九类:
-
吸烟
长期吸烟是核心致病因素,烟草中的化学物质可直接损伤气道黏膜,引发慢性炎症反应,导致肺泡壁弹性纤维破坏和气道阻塞。 -
空气污染
暴露于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室内生物燃料烟雾等污染环境,会刺激呼吸道并引发持续性炎症,加速肺组织损伤。 -
职业暴露
长期接触粉尘(如煤尘、石棉、棉尘)或化学物质(如氯气、氨气)的职业人群,肺部易沉积有害物质,引发炎症和纤维化,最终导致肺泡结构破坏。 -
呼吸道感染
反复病毒或细菌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会加重气道炎症,导致黏液分泌增多、气道狭窄及肺泡壁损伤。 -
遗传因素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明确的遗传诱因,导致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加速肺泡弹性蛋白降解。 -
慢性支气管炎
长期慢性气道炎症引起气道壁增厚、管腔狭窄,导致气流受限和肺泡过度充气。 -
肺发育异常
先天性肺部疾病或发育不良可能影响肺泡正常结构,增加患病风险。 -
年龄与生理衰退
随年龄增长,肺部弹性和功能自然下降,成为不可忽视的潜在诱因。 -
其他因素
包括营养不良、长期低氧血症、缺乏运动等,可能间接影响呼吸道防御功能。
注:预防需重点控制吸烟、减少污染暴露及职业防护,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