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期饮食建议(呕吐/腹泻初期)
- 暂时禁食:频繁呕吐时可暂停进食2小时,避免刺激胃部。
- 少量补液:
- 饮用口服补液盐(ORS),每次5-10ml,间隔5分钟,少量多次补充。
- 若无补液盐,可用米汤(500ml加2平匙白糖或半啤酒瓶盖盐)替代。
- 母乳/配方奶喂养:
- 母乳可继续少量多次喂养;配方奶可稀释或减量,急性期后根据医生建议换无乳糖奶粉。
二、恢复期饮食建议(呕吐缓解后)
- 清淡易消化食物:
- 主食选择米粥、白面条、馒头等淀粉类食物。
- 添加苹果泥(补充果胶止泻)、胡萝卜泥(保护肠道黏膜)等。
- 避免刺激性食物:
- 忌高糖(糖果、饮料)、高脂(油炸食品)、粗纤维(芹菜、粗粮)及生冷食物(冰饮、未加热水果)。
- 逐步恢复饮食:
- 从流质过渡到半流质,如米汤→稀粥→软面条,每次增加少量,观察耐受性。
三、特殊注意事项
- 补液防脱水:
- 优先口服补液盐,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
- 尿量减少、哭时无泪是脱水信号,需立即就医。
- 乳糖不耐受处理:
- 腹泻超过1周且医生确认乳糖不耐受时,可添加乳糖酶或换无乳糖奶粉。
- 避免滥用药物:
- 不随意使用抗生素(无效且可能破坏肠道菌群)或强力止泻药。
四、不同年龄段的调整
- 婴儿:继续母乳或少量配方奶,避免添加新辅食。
- 幼儿及儿童:可少量多餐,选择低糖酸奶(调节肠道菌群)。
五、预防措施
- 注意手卫生,患儿呕吐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
- 腹泻期间隔离至症状消失后48小时,避免传染。
提示:若出现持续呕吐、血便、高热不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