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即清洁伤口
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冲洗被咬部位,清除毒液残留。若皮肤有残留毒刺,需用消毒镊子小心拔除。注意避免直接用手抓挠,防止感染。
2. 冷敷缓解症状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伤口处15-20分钟,可减轻疼痛和肿胀。建议每隔1-2小时重复一次。
3. 药物干预
- 抗过敏治疗:若出现红肿、瘙痒,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或局部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糖皮质激素药膏。
- 抗感染治疗:若伤口出现脓疱、渗液等感染迹象,需外用红霉素软膏或口服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4. 密切观察
千足虫毒液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
- 全身性瘙痒、呼吸困难;
- 伤口红肿扩散超过10cm;
- 持续疼痛超过24小时未缓解。
日常防护建议
- 避免在草丛、灌木丛等潮湿环境赤脚行走;
- 清明时节可提前喷洒含避蚊胺的驱虫剂;
- 发现千足虫时勿直接拍打,可用树枝等工具驱离。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尽快到皮肤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