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气管及主支气管损伤的诊断标准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内镜检查,具体如下:
一、临床表现
-
呼吸系统症状
- 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或窘迫,机械通气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漏气或氧合障碍
- 咳血或痰中带血:提示气道黏膜或血管损伤
- 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
-
体征
- 皮下气肿:触诊颈部或胸部有捻发感
- 纵隔气肿或气胸:听诊呼吸音减弱,叩诊呈鼓音
- 发绀:严重缺氧时出现口唇及皮肤青紫
二、影像学检查
-
胸部X线
- 显示纵隔气肿、气胸、肺不张或肺坠落征(萎陷肺下移至肺门水平以下)
- 间接提示气管损伤,如气管移位或塌陷
-
胸部CT
- 明确气管壁缺损、撕裂或穿孔,观察异常气体分布
- 三维重建可显示主支气管断裂或狭窄的直接征象
三、内镜检查(金标准)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 直接观察气道损伤部位、范围及黏膜破损程度
- 发现活动性出血或气管/支气管断端
四、辅助检查
- 血气分析:评估低氧血症或二氧化碳潴留
- 肺功能检查:判断通气功能障碍类型
诊断流程建议
- 初步评估:结合病史(如近期气管插管、手术史)及典型症状体征
- 影像学筛查:优先选择CT检查以提高敏感性
- 确诊手段: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损伤细节
注:对于病情危重或影像学不明确者,需紧急手术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