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治疗
-
极低脂饮食
严格限制脂肪摄入(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增加膳食纤维和蔬果摄取,可降低脂肪肝风险。 -
生活方式干预
- 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规律运动,改善代谢和血液循环。
- 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心血管负担。
二、药物治疗
-
降血脂药物
- 他汀类(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等):降低胆固醇水平。
- 贝特类(非诺贝特):调节血脂,改善游离胆固醇代谢。
- 烟酸类药物(烟酸、阿昔莫司):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合成,但副作用较多。
- 依折麦布:抑制胆固醇吸收,辅助降脂。
-
对症治疗药物
- 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预防血栓形成。
- 降压药(钙通道阻滞剂、ACEI类):控制高血压,减少心血管风险。
- 营养神经药物:如维生素B族,改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
三、手术治疗
- 扁桃体切除术:若扁桃体肿大导致呼吸障碍或反复感染,需手术切除。
- 心血管手术:合并严重冠心病或脑卒中时,需按常规心血管疾病治疗。
四、并发症管理
- 心血管疾病:定期监测血脂、血压,按冠心病方案治疗。
- 血液系统疾病:如溶血性贫血,需输血或使用糖皮质激素。
- 角膜病变:使用人工泪液或润滑剂缓解症状。
五、注意事项
- 定期监测:每3-6个月检查血脂、肝功能、血常规等。
- 遗传咨询:患者家族成员建议进行基因检测,早期干预。
- 避免自行用药:需严格遵医嘱,尤其注意他汀类药物的肝毒性。
总结
丹吉尔病的治疗核心是饮食控制+症状管理,需多学科协作(内分泌科、心血管科、神经内科等)。患者需终身管理,重点预防心血管事件和感染。若出现急性症状(如胸痛、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