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严重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疾病危害及预后
-
高致死风险
急性肺心病合并循环障碍时需紧急抢救,预后较差;慢性肺心病冬季病死率高,可导致多器官衰竭,直接威胁生命。患者5年生存率仅约50%-60%,生存时间与病情控制程度相关。 -
不可逆性损伤
长期肺部病变(如慢阻肺、肺纤维化)引发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肥厚、扩张及功能衰竭。这种心脏结构改变无法完全逆转。 -
严重并发症
病情进展可能引发:- 肺性脑病(昏迷风险)
- 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
- 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肺栓塞、右心房血栓等危急情况
二、治疗挑战与管理
-
综合治疗复杂性
需同时控制肺部感染(如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万托林、祛痰药氨溴索)、改善呼吸功能(长期氧疗)、纠正心衰(利尿剂、正性肌力药)。部分重症患者需考虑肺移植,但手术风险极高。 -
长期病程管理
病情易反复发作,需严格避免呼吸道感染、戒烟、适度运动维持肺功能,且需终身监测。患者常因活动耐力下降、反复住院导致生活质量显著降低。
三、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确诊后需立即规范治疗,延缓疾病进展。忽视治疗可能导致肺功能持续恶化,加速心衰发生。定期肺功能评估、疫苗接种(如流感疫苗)及营养支持是延缓病情的关键措施。
肺心病属于高危慢性病,需医患共同重视长期管理以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