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糖原贮积病Ⅴ型(McArdle病)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基因检测,具体标准如下:
一、临床表现
- 运动后肌肉症状
- 运动后出现肌肉无力、疼痛性痉挛、僵硬,休息后缓解;
- 部分患儿伴随“继减现象”(即短暂停顿或减慢运动后症状突然改善)。
- 肌红蛋白尿
- 剧烈运动后出现红褐色尿(横纹肌溶解表现),严重者可致急性肾损伤。
- 其他症状
- 晚期可能出现肌肉萎缩或腓肠肌肥大,少数累及呼吸肌导致呼吸困难。
二、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 生化指标
- 血清肌酸激酶(CK)显著升高,运动后更明显;
- 血氨、肌酐、尿酸等嘌呤代谢产物升高,而乳酸水平正常或降低(运动后不升高)。
- 缺血性运动试验
- 阻断血流后运动,血乳酸不升高,血氨显著上升。
- 肌肉活检
- 糖原堆积,肌磷酸化酶活性缺失;
- 肌细胞内pH值正常,磷酸肌酸含量下降。
三、基因检测
确诊需通过检测到PYGM基因突变。
四、鉴别诊断
需排除其他代谢性肌病(如肌磷酸果糖激酶缺陷等),需结合基因检测及特异性实验室结果。
总结
诊断流程通常为:临床表现→实验室筛查(CK、血乳酸/氨)→缺血性运动试验→肌肉活检/基因检测。基因检测为确诊依据,其他检查支持临床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