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必要条件
- 原发性高血压病史
- 需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且血压持续升高(一般≥150/100 mmHg)。
- 高血压持续时间
- 蛋白尿出现前已有5年以上的持续性高血压(部分文献提到需10-15年)。
- 持续性蛋白尿
- 蛋白尿程度多为轻至中度(通常≤1g/d),镜检可见少量红细胞或颗粒管型。
- 视网膜动脉硬化或动脉硬化性视网膜改变
- 伴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如动脉硬化、出血、渗出等)。
- 排除其他肾脏疾病
- 需排除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及继发性肾脏疾病(如糖尿病肾病、肾动脉狭窄等)。
辅助或参考条件
- 年龄因素
- 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
- 靶器官损害
- 合并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或脑血管意外病史。
- 实验室检查
- 血尿酸升高、肾小管功能损害(如夜尿增多、尿渗透压降低)早于肾小球功能损害。
- 影像学表现
- B超显示双肾体积缩小,皮质变薄。
鉴别诊断
- 慢性肾小球肾炎继发高血压
- 尿异常先于高血压,且病程中肾功能减退更显著。
- 肾动脉狭窄
- 多表现为严重高血压(如≥180/120 mmHg),影像学显示单侧肾脏缩小。
- 慢性肾盂肾炎
- 多见于女性,尿白细胞增多,影像学显示肾脏瘢痕形成。
总结
诊断需综合高血压病史、蛋白尿特点、视网膜病变及排除其他疾病。早期诊断可延缓肾功能恶化,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及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