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马型脑炎的处理需综合以下措施,具体方案应根据患者病情调整:
一、基础支持治疗
-
环境与营养管理
- 保持卧床休息,维持室内安静、通风,减少外界刺激。
- 给予易消化、高蛋白及维生素的饮食,昏迷患者需鼻饲补充营养。
- 适量补液(成人每日1500~2000ml,儿童每日50~80ml/kg),避免过量引发脑水肿。
-
呼吸支持
- 对缺氧患者进行吸氧,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或插管辅助呼吸。
二、对症处理
-
高热控制
- 物理降温(如冰敷)与药物降温(如安乃近)结合,维持体温在38~39℃(肛温)。
-
惊厥管理
- 使用地西泮、水合氯醛等镇静止痉药物。
- 若由脑水肿引发,需联合20%甘露醇脱水治疗(1~1.5g/kg静脉滴注)。
-
脑水肿及颅内压控制
- 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剂快速降低颅内压,必要时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
三、药物治疗
-
抗病毒治疗
- 早期可尝试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广谱抗病毒药物,但疗效尚不确切。
-
免疫调节
- 重症患者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或丙种球蛋白,减轻炎症反应。
-
神经营养与修复
- 补充维生素B族、辅酶Q10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四、恢复期康复
- 遗留癫痫、运动障碍或语言障碍者,需针对性进行抗癫痫治疗、物理康复及心理干预。
- 定期监测电解质及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
五、中医辅助治疗(可选)
- 可配合清热解毒(如黄连、黄芩)、镇静安神(龙骨、磁石)类中药缓解症状,但需结合西医治疗。
预后提示
- 多数患者经及时处理可恢复,但昏迷时间长、反复惊厥者易遗留神经后遗症。
- 早期识别重症倾向(如呼吸衰竭、持续高热)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