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
-
吡喹酮
作为首选药物,对绦虫病疗效显著,可破坏虫体结构并导致死亡。成人剂量通常为15-25mg/kg,儿童按15mg/kg计算,一次口服即可。常见副作用包括乏力、头晕等,一般较轻微。 -
苯咪唑类药物
- 甲苯达唑/阿苯达唑:广谱驱虫药,通过抑制虫体糖代谢致其死亡。阿苯达唑300mg/次,每日2次;甲苯达唑用法类似。
-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恶心、腹泻等,孕妇需慎用。
-
氯硝柳胺(灭绦灵)
需嚼碎后服用,服药后2-3小时加服硫酸镁导泻,以加速虫体排出。连服2天,但孕妇安全性尚不明确。
二、日常护理与生活管理
- 个人卫生
勤洗手、洗澡,避免与宠物过度亲密接触,尤其是儿童。 - 饮食调理
清淡饮食,多摄入高蛋白、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蔬菜),避免辛辣、生食及不洁饮食。 - 环境管理
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对宠物进行驱虫和灭蚤,减少感染源。
三、预防措施
- 宠物管理
每季度对犬、猫进行预防性驱虫,繁殖前需提前驱虫。 - 切断传播途径
避免接触携带绦虫幼虫的蚤类,处理宠物粪便时做好防护。
四、注意事项
- 复查:治疗后需定期复查粪便及血常规,确保虫体完全排出。
- 禁忌:孕妇避免使用甲苯达唑、阿苯达唑;服药期间忌酒及油腻食物。
若出现严重症状(如持续腹痛、贫血),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