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
- 抑酸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抑制胃酸分泌,促进黏膜修复。
- 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瑞巴派特):减少胃酸对黏膜刺激。
- 促进排出药物:胰酶片、碳酸氢钠等可软化胃石或黏液,帮助异物排出。
二、内镜治疗(首选方法)
- 适应症:大多数无法自然排出的异物(如鱼刺、硬币、假牙等),尤其是尖锐或磁性异物需尽早处理。
- 操作流程:
- 空腹状态下进行,局部或全身麻醉后插入胃镜。
- 使用异物钳、圈套器等器械取出异物,必要时分段处理。
- 成功率:约92.7%,尤其对胃内异物成功率高达87.8%。
三、手术治疗
- 适应症:
- 异物过大、停留时间过长或已引发并发症(如穿孔、大出血)。
- 内镜无法取出的深部异物(如穿透胃壁的鱼刺)。
- 术式:胃切开术或腹腔镜手术,需结合超声内镜精准定位。
四、特殊情况处理
- 尖锐异物(如针、刀片):需内镜下保护性取出或手术,避免划伤消化道。
- 有毒异物(如纽扣电池):需紧急内镜取出,防止腐蚀性损伤。
- 儿童误吞异物:优先尝试内镜取出,必要时全麻处理。
五、注意事项
- 避免自行处理:勿催吐或强行吞咽食物,可能加重损伤。
- 及时就医:若出现呕血、持续腹痛、发热或黑便,需立即就诊。
- 术后护理:禁食后逐步恢复饮食,必要时肠外营养支持。
附:不同异物处理示例
- 鱼刺/骨头:内镜下用异物钳或圈套器取出。
- 糯米块:超声内镜引导下胃切开术,分块取出。
- 打火机/钢针:需多学科协作,内镜联合麻醉快速处理。
建议尽早就医评估,医生会根据异物特性选择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