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硬脑膜下血肿是一种严重的颅脑损伤,通常由外伤或凝血功能障碍引起,早期症状因年龄和血肿类型(急性或慢性)而有所不同。以下是具体的早期症状分类及表现:
1.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多见于新生儿,常由产伤或头部外伤引起,主要症状包括:
- 意识障碍:可能出现嗜睡、昏迷,甚至呼吸抑制。
- 神经功能异常:
- 肢体无力或瘫痪。
- 瞳孔大小不等或异常。
- 局灶性癫痫发作。
- 颅内压增高表现:
- 前囟膨隆、张力增高。
- 呼吸困难或面色苍白。
- 其他症状:
- 呕吐。
- 易激惹或烦躁哭闹不止。
2.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通常发生在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症状发展较缓慢,包括:
- 头围进行性增大:因血肿逐渐增大导致颅内压升高。
- 嗜睡或易激惹:患儿可能出现精神状态改变。
- 呕吐:与颅内压升高有关。
- 其他表现:
- 年长儿可能出现头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或视力减退。
- 眼底检查可见视盘水肿或视网膜出血。
3. 症状总结
- 常见症状:呕吐、嗜睡、头围增大、前囟膨隆、烦躁哭闹、意识障碍。
- 年长儿特有症状:头痛、记忆力下降、视力减退。
- 新生儿特有症状: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癫痫发作。
4. 诊断与治疗
- 诊断方法:头颅CT扫描是确诊硬脑膜下血肿的主要手段,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 治疗方法:
- 急性血肿:通常需要急诊手术清除血肿,并进行止血处理。
- 慢性血肿:可采取钻孔冲洗或外引流术。大多数患儿经过及时治疗后可完全康复,但严重者可能遗留智力低下、偏瘫或癫痫等后遗症。
5. 注意事项
家长如发现孩子有上述症状,尤其是头部外伤后出现异常表现,应立即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