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湖南省西北部,以其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而闻名。武陵源的地貌特征主要包括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构造溶蚀地貌和剥蚀构造地貌。以下是关于武陵源地貌的详细说明:
武陵源地貌类型
-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武陵源共有石峰3103座,峰体分布在海拔500~1100米,高度由几十米至400米不等。峰林造型景体完美元缺,变化万千。
- 构造溶蚀地貌:主要出露于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分布地区,面积达30.6平方公里,包括溶纹、溶痕、溶窝、溶斗等多种形态。
- 剥蚀构造地貌:分布于志留系碎屑地区,包括碎屑岩中山单面山地貌、鲤鱼脊Ⅴ谷中山地貌等。
地貌形成原因
武陵源地貌的形成需要具备以下三大因素:
- 成景物质岩石——石英砂岩(基础条件)。
- 垂直节理的发育:是张家界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
- 丰富的降水与新构造运动的作用:是张家界地貌形成的动力因素。
武陵源的地貌景观仍在形成变化之中,反映了地球表面动态变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