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入异物后,根据异物的性质、大小和所在部位,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晚期症状:
-
吞咽困难和疼痛: 异物卡在食管或咽喉部位,会阻碍正常的吞咽动作,使人感觉食物或液体难以顺利通过,同时伴有疼痛感,尤其在吞咽时疼痛可能加剧。
-
恶心和呕吐: 异物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可能引发恶心和呕吐的反应。
-
腹痛: 如果异物进入胃肠道,可能刮伤或堵塞肠道,导致腹部疼痛。
-
呼吸困难: 较大或尖锐的异物可能压迫气管,影响呼吸,出现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
-
咳嗽: 异物刺激呼吸道,可能引起咳嗽,试图将异物排出。
-
出血: 尖锐的异物可能损伤消化道黏膜,导致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
-
声音嘶哑: 若异物卡在声带上,会对声带造成压迫和损伤,影响正常发声功能,引起声音嘶哑。
-
腹膜炎征象: 如果异物导致胃肠道穿孔,则可能出现持续性腹痛、腹胀、压痛、肌紧张、反跳痛等腹膜炎的表现。
-
高热和寒战: 异物引起的感染可能导致高热和寒战。
-
便血: 异物长期嵌顿在某部可引起溃疡出血,尖形异物则可直接刺破黏膜引起明显出血,病人便血。
-
食欲不振: 异物刺激胃肠道可能导致食欲不振。
这些症状可能因异物的性质和所在部位而有所不同。一旦发生吞入异物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注意事项
- 不要尝试通过喝醋、吞米饭等传统方法将异物硬吞下去,这可能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 立即就医是处理吞入异物的正确做法,医生会根据异物的位置和性质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内镜取出或手术治疗。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教育儿童不要将玩具放入口中,进食时不要玩耍,细嚼慢咽等,可以减少吞入异物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