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迅速转移至低海拔地区
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高原脑水肿,应立即组织患者转至低海拔地区救治,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 -
一般治疗
- 绝对卧床休息:降低氧耗,减少脑部负担。
-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必要时吸痰或插管。
- 营养与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支持,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
吸氧治疗
- 低流量吸氧:初始采用2-4L/分的低浓度鼻导管吸氧。
- 高流量或高压氧治疗:若条件允许,可用高流量面罩吸氧或高压氧舱(1-3个大气压),快速改善缺氧。
-
药物治疗
- 脱水降颅压:
- 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脉滴注,每6-8小时1次。
- 必要时联用呋塞米20-80mg静脉注射,增强脱水效果。
- 激素抗炎:地塞米松10-20mg/天静脉注射,减轻脑水肿和炎症反应。
- 辅助药物:
- 口服乙酰唑胺250mg,每日3次,预防脑水肿。
- 静脉滴注脑细胞活化剂(如纳洛酮)促进苏醒。
- 脱水降颅压:
-
对症处理
- 降温:使用冰袋、冰帽等物理降温,减少脑代谢。
- 控制并发症:如心力衰竭需强心治疗,感染时加用抗生素。
-
监测与支持
-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意识状态。
-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补钾和保护胃黏膜。
提示:高原脑水肿病情进展迅速,若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就地抢救并转运,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