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局部症状
- 皮肤红肿、疼痛或瘙痒:被毒虫咬伤后,伤口周围常出现红肿、灼热感或剧烈瘙痒,可能伴随水疱或瘀斑。
- 皮肤异常:如出现红斑、丘疹、焦痂或溃疡,需警惕毒虫叮咬。
-
留意全身反应
- 轻微中毒:可能表现为头晕、恶心、乏力、发热或肌肉酸痛。
- 严重中毒:若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喉头水肿、休克甚至昏迷,需立即就医。
-
注意咬伤后的行为
- 避免抓挠伤口,防止感染;若虫类有毒(如蜈蚣、蝎子),切勿挤压伤口排毒。
- 记住虫子的形态特征(如斑纹、颜色),便于医生判断。
建议处理措施:
- 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冰敷缓解肿胀。
- 携带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或外用药膏(如炉甘石洗剂)应急。
- 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全身中毒反应,尽快就医。
防护提示:
祭扫时建议穿长袖长裤、佩戴手套,避免皮肤暴露;提前喷洒驱虫剂,远离草丛和虫类巢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