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毒类型与处理原则
-
呕吐型中毒
由耐热呕吐毒素引起,潜伏期短(0.5-6小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导致肝衰竭或多脏器衰竭。需立即就医,无法通过高温灭活毒素,需通过医疗手段清除毒素。 -
腹泻型中毒
由不耐热肠毒素引起,潜伏期较长(2-36小时),表现为腹痛、腹泻。可通过高温灭活毒素(45℃加热30分钟或56℃加热5分钟),但多数需对症治疗。
二、紧急处理措施
-
轻度症状
- 对症处理:休息、清淡饮食,口服补液盐补充电解质。
- 避免脱水:少量多次饮用含糖盐的温水或电解质饮料。
-
重度症状
- 及时就医:若出现严重呕吐、脱水、意识模糊或发热,需立即送医。
- 医疗干预:
- 补液治疗: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纠正电解质紊乱。
- 抗生素治疗: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头孢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磺胺类无效)。
- 洗胃或导泻:若进食时间较短(2-3小时内),可通过催吐或导泻减少毒素吸收。
三、预防建议
- 食物保存:剩饭剩菜需密封冷藏(≤4℃),避免室温放置超过2小时。
- 彻底加热:食用隔夜食物前需100℃加热20分钟以上,确保杀灭细菌。
- 卫生管理:生熟分开处理,餐具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若怀疑中毒,应保留剩余食物样本供检测,并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