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证的危害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影响日常生活:随着病情发展,患者肢体震颤会逐渐加重,从轻微抖动发展到难以完成精细动作,如系纽扣、写字、拿筷子等,甚至会影响到行走、站立等基本活动,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 导致心理问题:患者因身体出现不自主的颤抖,在社交场合中容易感到尴尬、自卑,从而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等负面情绪,不愿参加社交活动,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 引发其他并发症: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睡眠障碍,患者可能会因身体不适、心理压力等原因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问题;吞咽困难,会导致进食缓慢、容易呛咳,增加营养不良和肺部感染的风险;认知障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症状,影响其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能力。
- 降低工作能力:对于职业人士而言,颤证会影响他们完成精细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可能因无法胜任工作而失去职业,进而影响经济收入和职业发展。
总体来说,颤证对患者的身体、心理、生活和工作等方面都有较大危害,若不及时治疗和干预,病情往往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但如果能早期发现、规范治疗,并结合生活调摄,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发展,减轻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