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链病是一种少见的免疫球蛋白异常增殖性疾病,根据重链类型可分为 α- 重链病、γ- 重链病、μ- 重链病和 δ- 重链病等,不同类型的重链病临床表现有所不同:
- α- 重链病:
- 肠型:最常见,起病呈渐进性,早期表现为间歇性腹泻,之后发展为持续性腹泻,伴有腹痛、脂肪泻。晚期可出现消瘦、脱水、肠梗阻、肠穿孔、腹水、腹部包块等症状,发热少见,肝脾淋巴结大多无肿大。
- 肺型:较为少见,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有胸腔积液和纵隔淋巴结肿大。
- γ- 重链病:
- 淋巴结肿大:多见于颈部、腋窝、锁骨上、颌下及腹股沟等部位,疾病进展期可有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坚,无粘连,无压痛,少数患者可仅有深部淋巴结肿大。咽淋巴环淋巴结肿大可引起上腭、腭垂水肿,造成呼吸困难。
- 肝脾肿大:约 50%-60% 的病例可见肝或脾脏肿大。
- 其他症状:有发热、乏力、贫血等全身症状,还可出现皮下结节的皮肤损害。约 1/3 病例可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溶血性贫血等,也有表现为甲状腺、腮腺等部位的髓外浆细胞瘤。
- μ- 重链病:主要症状为全身症状,如体重减轻、贫血、反复感染,有时伴有发热。几乎所有患者都有脾肿大,肝肿大也很常见,浅表淋巴结肿大见于 40% 的患者。
- δ- 重链病:主要表现为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如颅骨溶骨性破坏,骨髓浆细胞增多,可快速进展至肾功能衰竭死亡。
重链病还可能有一些共同的表现,如外周血常出现轻至中度贫血,部分病例可见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减少,分类可见异型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增多,15%-25% 病例可同时有血小板减少。还可能出现血沉加快,以及低蛋白血症和正常免疫球蛋白下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