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醚中毒的处理需根据中毒途径和症状采取针对性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一、不同中毒途径的处理
-
吸入性中毒
-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无毒害的环境,保持呼吸道通畅。
- 给予吸氧,严重呼吸困难者需使用高压氧、正压呼吸机或人工通气。
- 若气管分泌物过多,可注射阿托品抑制腺体分泌。
-
口服中毒
- 清醒患者可先催吐,随后用温盐水洗胃至无乙醚味。
- 昏迷患者需在保护气道的前提下洗胃,洗胃后给予牛奶、生蛋清保护胃黏膜。
- 呼吸/心跳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皮肤/眼睛接触
- 皮肤沾染时迅速脱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 眼睛接触后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二、对症治疗
-
循环系统支持
- 血压下降时,通过补液联合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
-
神经系统症状处理
- 惊厥患者静脉注射地西泮或短效巴比妥类药物。
- 脑水肿者使用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内压。
- 无特效解毒药时,可试用纳洛酮促进苏醒。
-
呼吸系统管理
- 持续性呼吸衰竭需呼吸机支持,调节潮气量和呼吸频率。
三、支持疗法
-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肝肾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加强营养支持,预防继发感染。
注意事项:所有操作需在专业医疗监护下进行,避免自行使用镇静剂或中枢抑制剂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