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公开并不意味着专利申请成功。专利申请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
受理阶段: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后进行审查,如果符合受理条件,将确定申请日,给予申请号,并发出受理通知书。
-
初步审查阶段(初审):对申请是否存在明显缺陷进行审查,主要包括审查内容是否属于《专利法》中不授予专利权的范围,是否明显缺乏技术内容等。初审合格后,发明专利申请将进入公布阶段。
-
公布阶段: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即行公布。申请人也可以请求早日公布其申请。
-
实质审查阶段(实审):在公布后,申请人可以请求进行实质审查。实质审查主要审查专利的实用性、新颖性和创造性。
-
授权阶段:如果实质审查通过,专利局将发出授权通知书,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登记手续后,专利局将授予专利权,并颁发专利证书。
专利公开只是专利申请流程中的一个阶段,它表明该专利申请已经通过了初步审查,并且被公开供公众查阅。但是,要获得专利权,还需要通过实质审查,并最终由专利局授予专利权。
专利公开的利弊
利:
- 缩短审批时间:提前公开可以缩短等待进入实审的时间,从而加快整体审查进程。
- 提早进入临时保护期:专利申请公布后,申请人可以要求实施其发明的单位和个人支付适当的费用,从而进入临时保护期,避免可能出现的一些损失。
弊:
- 对后续改进专利申请造成不利影响:提前公开会构成一些在后改进的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对后续改进的专利申请的创造性会造成影响。
- 无法再作为技术秘密:提前公开后再撤回,则专利申请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入公知领域,无法再作为技术秘密。
- 可能无法进入国外申请:如果专利申请在法定时间内因某些特殊原因未办理进入国外的手续,此时因为提前公开已经成为现有技术,所以无法再进入国外申请。
申请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认真权衡后,再选择是否提前公开,以确保所做的选择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