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AST)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甲状腺急性化脓性炎症,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该病在儿科较为少见,可能与甲状腺有完整包膜、含碘量高和有丰富血供及淋巴有关。
病因
- 颈部直接感染波及甲状腺:如急性咽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
- 败血症血行播散到腺体: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或肺炎球菌。
- 医源性感染:如甲状腺穿刺时消毒不严格。
- 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梨状窝瘘,是儿童发生此病的主要原因。
- 免疫力低下:如糖尿病患者、身体虚弱的老人或免疫缺陷的病人易发。
症状
- 全身症状:发热、全身不适、出汗、乏力等。
- 甲状腺局部症状:红肿热痛,呈弥漫型或局限型肿大,伴耳、下颌或头枕部放射痛。
- 压迫症状:声嘶、呼吸不畅或吞咽困难等。
- 甲状腺功能异常:一般正常,但伴有甲状腺滤泡破坏时可有一过性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
检查
- 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核左移。
- 甲状腺功能检查:一般正常,但可有一过性甲状腺毒症。
- 病原及病理学检查:经皮下穿刺活检,局部穿刺可为脓性,可发现病原菌。
- 甲状腺B超和扫描检查:显示甲状腺肿大,炎性改变。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细胞学病理及细菌培养检查,可以确诊。
治疗
-
药物治疗:
- 抗生素治疗:根据脓液中细菌种类选用抗生素,一般采用足量抗生素全身治疗。
- 对症治疗:如退热药、止痛药等。
-
局部处理:
- 早期冷敷:疾病初期,可局部冷敷;后期可热敷,同时可外敷中药。
-
手术治疗:
- 脓肿切开引流:若脓肿形成,应切开引流,并切除形成脓肿的窦道。
- 瘘管切除:对证实有梨状窝瘘管者,必须做瘘管根除术,防止复发。
-
支持治疗:
- 休息:治疗期间注意休息,避免感冒、咽炎和扁桃体炎发作。
- 营养支持:加强营养,及时补充患者多需热量。
预防
一般注意避免感冒,提高抵抗力即可,有颈部疼痛时尽快就医。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