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是一种由脂肪栓子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并发症,常见于骨折或创伤后。目前尚无溶解脂肪栓子的特效药,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药物选择需根据症状和病理机制综合判断。
一、常用药物分类及作用
-
抗脂栓与炎症调节药物
-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减轻炎症反应,稳定细胞膜,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缓解肺间质水肿和脑水肿。
- 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但对心衰或肺水肿患者需慎用。
-
代谢调节与脂肪毒性缓解
- 人血白蛋白:结合游离脂肪酸,减少其对肺血管和神经系统的毒性。
- 抑肽酶:抑制脂肪分解,减缓脂滴进入血液速度,对抗高凝状态。
-
对症支持药物
- 呼吸系统: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缓解气道痉挛,化痰药促进分泌物排出。
- 神经系统: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尼莫地平改善脑血流。
二、用药注意事项
- 综合治疗优先:药物需与呼吸支持(如机械通气)、骨折固定及监护结合,单纯用药难以根治。
- 个体化方案: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药物剂量,例如激素需短期大剂量使用控制急性症状。
- 禁忌与副作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禁用于心衰患者;长期使用激素需警惕感染风险。
三、其他辅助措施
- 营养支持:早期肠内营养维持代谢平衡。
- 物理治疗:头部降温减少脑耗氧,高压氧促进神经修复。
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并密切监测血气、影像学等指标以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