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肠炎的处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阶段综合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一、一般处理
- 急性期休息
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减少肠道刺激。 - 饮食调整
- 选择低纤维、低脂肪、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蛋羹等),避免辛辣、生冷、油炸食物。
- 严重腹泻或吸收不良者,可采用静脉高营养支持。
二、药物治疗
- 控制症状
- 收敛解痉:阿司匹林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早期腹泻;颠茄合剂、复方樟脑酊等减轻痉挛。
- 抗感染:合并细菌感染时需使用抗生素(如环丙沙星、甲硝唑)。
- 局部治疗
- 灌肠疗法:激素类(琥珀酰氢化可的松)、去甲肾上腺素或凝血酶保留灌肠,用于止血和减轻炎症。
- 镇痛与软化粪便:温石蜡油灌肠或温水坐浴缓解疼痛,2%苯唑卡因棉籽油灌肠镇痛。
三、手术治疗
适用于严重并发症或内科治疗无效的情况:
- 肠梗阻/狭窄:切除病变肠段或造口术(如横结肠造口)。
- 穿孔/瘘管:需及时修复或切除病灶。
四、中医辅助治疗
- 中药调理:养阴和胃(沙参、玉竹)、清热止血(槐角、地榆)等改善症状。
- 针灸:内关、足三里等穴位缓解恶心、腹痛。
五、日常护理与康复
- 肠道保护
- 保持肛门清洁,穿宽松衣物减少摩擦。
- 避免久坐,适当运动(如提肛训练)改善血液循环。
- 心理支持
缓解焦虑情绪,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
六、并发症处理
- 出血:内镜下压迫止血或缝合,高位出血用去甲肾上腺素灌肠。
- 感染:及时使用敏感抗生素,避免感染扩散。
提示:约2/3轻症患者可在4-18个月内好转,但严重病例需长期管理。建议定期复查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