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治疗
- 生活调理: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规律作息,低盐低脂饮食以减轻心脏负担。
- 营养支持: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水肿患者需控制饮水量。
二、药物治疗
- 抗感染治疗
- 结核性心包炎:需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疗程至少6-9个月。
- 细菌性心包炎: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 症状缓解药物
- 利尿剂(呋塞米、螺内酯):减轻水肿和心脏压迫。
-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用于控制炎症反应,但需严格遵医嘱。
- 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适用于自身免疫性心包炎。
三、手术治疗
心包剥脱术是主要治疗手段,适用于:
- 确诊缩窄性心包炎且感染已控制者。
- 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肝衰竭)。
- 手术方式包括胸骨正中切口、左胸前外侧切口等,需在全麻下切除增厚钙化心包,解除心脏压迫。
四、术后管理
- 继续抗结核治疗1年以上(结核性病例)。
- 长期随访观察心包是否再增生或钙化。
注意事项
- 药物需严格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复查调整方案。
- 手术风险较高,需综合评估患者耐受性。
提示:若出现症状加重(如呼吸困难、下肢水肿)或新发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