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即冲洗伤口
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冲洗被咬部位15-20分钟,清除毒液和杂质。若在野外没有清水,可用尿液应急冲洗(注意:此方法仅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2. 冷敷缓解症状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伤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3. 局部用药处理
- 瘙痒明显:外涂炉甘石洗剂或含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
- 出现水疱:避免抓挠,可敷皮炎平软膏或芦荟汁;
- 感染风险:用碘伏消毒后,遵医嘱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
4. 观察全身症状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
- 伤口持续红肿、渗液或疼痛加剧;
- 发热、头痛、呼吸困难等全身过敏反应;
- 视力模糊(若毒液进入眼睛)。
预防建议
- 户外活动穿长袖长裤,避免皮肤暴露;
- 不要随意翻动石块或靠近虫群聚集处;
- 随身携带驱蚊液,每隔2-3小时补涂。
注意:千足虫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其毒液主要通过体表接触引发过敏反应,及时处理通常预后良好。若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加重,请尽快到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