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原学检测与经验性治疗
除门诊轻症患者外,均应尽早送检呼吸道或血液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在流感流行季节,若高度怀疑流感病毒性肺炎,可先行经验性抗病毒治疗,无需等待检测结果。初始抗感染治疗需覆盖常见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并根据耐药风险分层治疗。 -
抗感染药物选择与调整
- 药物选择:优先选择安全性高、药物相互作用少的抗菌药物,如呼吸喹诺酮类、三代头孢菌素等。重症患者可联合用药(如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
- 剂量调整:根据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特点,调整药物剂量。例如,肾功能下降者需减少β-内酰胺类药物剂量,氨基糖苷类建议延长给药间隔。
- 疗程与评估:初始治疗48-72小时后需评估疗效,结合病原学结果调整方案。若治疗无效,需排查耐药菌或特殊病原体(如非典型病原体、病毒等)。
-
综合支持治疗
- 补液与营养:重症患者需尽早补液,但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需警惕液体过载。推荐48小时内启动肠内营养,必要时辅以肠外营养。
- 氧疗与呼吸支持:低氧血症者需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严重呼吸衰竭者需机械通气。
- 并发症管理: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等。
-
糖皮质激素与特殊治疗
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时,可短期小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病毒性肺炎可考虑雾化吸入抗病毒药物。 -
预防措施
- 疫苗接种: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23价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PPV23)或13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13),并按国家指南接种新冠疫苗。
- 生活方式干预:戒烟、适度锻炼、保持口腔卫生,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提示:老年肺炎易进展迅速,需尽早就医并严格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