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晚期症状多样,会对患者的身体机能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以下是具体介绍:
- 呼吸困难
- 端坐呼吸:患者不能平卧,需要采取高枕卧位、半卧位或坐位才能缓解呼吸困难。这是因为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会加重肺淤血,而坐位时回心血量减少,横膈下降,肺活量增加,可使呼吸困难减轻。
-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常在夜间熟睡后憋醒,有窒息感,被迫坐起,咳嗽频繁,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轻者坐起后一段时间症状可消失,重者发作时可出现紫绀、冷汗,肺部可听到哮鸣音,称为心脏性哮喘,严重时可发展成肺水肿,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状血痰,两肺满布湿啰音,血压可下降,甚至休克。
- 俯身呼吸困难:患者俯身时发生气促等呼吸困难症状,如穿鞋时容易出现呼吸困难。这是由于患者体内液体过多,导致循环压力增高,俯身时压力会进一步增加。
- 陈 - 施氏呼吸:在左心力衰竭晚期,呼吸中枢受抑制会出现陈 - 施氏呼吸,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可伴有嗜睡、意识丧失、抽搐等,这是由于心排血量明显降低,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
- 水肿:心力衰竭患者出现水肿前先有体重的增加,体液潴留达五公斤以上时才出现水肿。水肿多先出现于双下肢,一般双侧对称性,卧床病人常在腰背及骶部等低垂部位明显,呈可凹陷性水肿,重症者可波及全身,还可伴有胸腹水。
- 消化系统症状:肝、脾及胃肠道淤血引起食欲下降、上腹部胀满或胀痛、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是右心衰竭常见的表现。长期胃肠道淤血还可能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引起消瘦和营养不良。
- 疲乏、无力、活动耐力下降:由于心输出量下降,身体各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灌注,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疲倦,运动耐力显著下降,甚至在休息时也会感到虚弱,轻度活动就可能出现气促、乏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
- 咳嗽、咳痰、咯血:多与呼吸困难并存,痰常为白色泡沫样,有时咯血色泡沫样或血样痰,是由于肺泡和支气管粘膜淤血所引起。
- 头晕、心悸:脑供血不足可出现头晕,老年人还可表现为反应差、记忆力减退、焦虑、失眠、嗜睡等。合并有心律失常的患者可出现心悸和晕厥,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危及生命。
- 其他症状:肾功能损害可出现尿量减少、夜尿增多。长期慢性缺氧可导致皮肤呈深褐色或暗紫色,口唇、甲床等部位发绀。左肺动脉扩张压迫左喉返神经可出现声音嘶哑等症状。在晚期进展性心力衰竭还可能出现心脏恶病质,表现为极度消瘦、肌肉萎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