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图流程及内容
一、审图流程
-
项目报审与材料准备
- 建设单位需准备完整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等专业图纸)、设计说明、计算书、地质勘察报告等材料,并通过线上平台提交申请。
- 设计单位补充项目信息及图纸后,建设单位确认并提交至图审机构。
-
初步审核与技术审查
- 审查机构对材料完整性、规范性及设计资质(如设计单位资质、图纸签署有效性)进行初步审核。
- 技术审查阶段重点检查结构安全性、消防合规性、专业间协调性(如管线与结构冲突)等技术问题,并利用专业软件验证设计参数。
-
专家评审与反馈意见
- 针对复杂问题,组织专家评审会议,提出优化建议或解决方案。
- 审查机构出具书面意见,明确需整改项及修改要求。
-
修改与复审
- 设计单位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图纸并重新提交,审查机构复审直至所有问题解决。
- 审查通过后,出具《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批准书》,建设单位凭此办理施工许可。
二、审图核心内容
-
资质与合规性审查
- 检查设计单位资质证书、图纸签署合法性,确认是否符合国家规范(如抗震、防火标准)。
- 核实项目规划许可证、立项文件等材料是否齐全。
-
图纸完整性及一致性
- 确保总平面图与施工图的几何尺寸、标高一致,专业图纸(建筑、结构、机电等)无矛盾。
- 核对设计说明、计算书与图纸内容是否匹配。
-
技术合理性审查
- 结构设计:验算荷载分配、材料选用合理性及施工可行性。
- 专业协调:检查机电管线与结构构件的空间布局冲突,优化施工工艺。
-
安全与功能性审查
- 消防疏散、环保节能等专项设计是否符合规范。
- 确认设计满足使用功能需求(如给排水系统容量、电气负荷计算)。
三、关键注意事项
- 时间节点:设计交底后15个工作日内需完成图纸会审。
- 参与方职责:建设方负责组织协调,设计方需及时回复修改,监理方监督执行。
- 记录管理:审查意见、会议记录及修改版本需存档备查。
通过上述流程和内容,可确保施工图设计的安全性、合规性及可实施性,减少施工阶段的返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