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百姓问政”工作是近年来政府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举措,其成效与不足可综合以下方面分析:
一、主要成效
-
拓宽了民意表达渠道
通过电视问政、网络平台(如APP、微信公众号)等多元化渠道,群众能更便捷地反映问题,累计处理问政事项超1.47万条,群众满意度超七成。
-
强化了部门责任落实
建立了“问政编辑室+部门联动”机制,明确5个工作日内需答复问政事项,回复率高达96.6%,有效推动了问题解决。
-
形成监督合力
结合纪委监督、媒体曝光和群众参与,对敷衍塞责、推诿扯皮行为进行严肃问责,累计通报不作为、慢作为单位10期。
二、存在问题
-
部分单位回复滞后
少数部门存在超期未答复现象,损害政府公信力,需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
-
平台功能需完善
需加强非问政事项的区分与分类处理,避免混淆,提升平台专业性。
-
长效机制待健全
虽然有问责机制,但部分基层单位对问政重视程度仍需提高,需从思想认识和制度设计上加强。
三、改进建议
-
提升干部服务意识
通过培训与考核,增强干部对“百姓问政”重要性的认识,将问政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
优化平台运营
完善问政事项分类机制,提高处理效率,同时加强数据分析,精准推送群众关注热点。
-
拓展监督渠道
除传统监督方式外,可引入第三方评估、群众满意度调查等机制,形成多层次监督体系。
四、总结
榆林“百姓问政”通过创新形式和强化监督,有效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未来需在完善机制、提升效率上下功夫,确保平台成为真正的“连心桥”和“助推器”,持续增强群众对政府的认同感与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