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里的鱼通常指的是能在陆地上生存一段时间的鱼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肺鱼
- 形态特征:肺鱼是一种淡水鱼,它的鳔很发达,整个鳔的前端可以分为许多互相对称的小气室,各小气室的壁很薄,上面分布着许多微血管,这些微血管可以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其外形粗看像鳗鱼,但也有不同,比如澳洲肺鱼有扁而阔的头、眼和口均在侧面,身体为长形,覆盖六角形鳞片,尾为歪形;非洲肺鱼的头和眼酷似鲶鱼,口在头的腹面,头上披着厚甲,身体覆盖大而坚硬的圆鳞,尾呈圆形;美洲肺鱼的头和眼酷似鲈鱼,口在头的腹面,身体覆盖骨板状硬鳞,尾鳍为歪形。
- 生存习性:肺鱼原本生活在水中,但由于特殊的生理结构使其能在水外进行气体交换,因此当水体干涸或环境恶劣时,它们会用自己体内的粘液把全身包裹起来,如同穿上一层保护膜,然后在淤泥中挖洞,将身体藏进洞里进入休眠状态。在休眠期间,肺鱼会降低身体的新陈代谢率,以度过艰难时期。即使在这种休眠状态下,它们也能存活数年,最长可达三四年之久。
-
泥鳅
- 形态特征:泥鳅的身体细长,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头部较小且平扁,吻部向前突出,口须有 5 对,其中吻须 2 对,颌须 1 对,颐须 2 对。体表具有黏液,并覆盖着微小的鳞片。
- 生存习性:泥鳅是常见的穴居性鱼类,喜欢栖息在静水区域的底层,如池塘、稻田、沟渠等水域。它们会在堤岸或者田埂边钻洞穴居,并且喜欢在干旱的时候躲在洞中,此时靠堵住洞口来防止水分蒸发,从而在较为潮湿的环境中生存。即使水体干涸,只要泥土中还有少量的水汽,泥鳅也能存活一段时间。
-
七星鱼(月鳢)
- 形态特征:月鳢的学名为Channa asiatica,又称山斑鱼、七星鳢等,其体表有珠色亮点和黑色条纹,形似天上的星斗,故名七星鱼。它的鱼身两侧各有 8 - 10 条黑色的横纹,这些横纹上下规则排列,就像镶嵌了一排蓝色的宝石。
- 生存习性:七星鱼原本生活在山涧小溪等水域,喜欢栖息在山区溪流的浅水区域以及岩石缝隙间。由于其具有鳃上器,可以直接从空气中获取氧气,所以当遇到水体干涸的情况时,它能够离开水体,依靠鳃上器的呼吸功能在陆地上短暂生存,并寻找安全隐蔽的地方等待再次回到水中的机会。
-
塘鳢鱼(乌鱼)
- 形态特征:塘鳢科鱼类种类繁多,一般体型较小,身体多为长椭圆形或卵圆形,体表颜色丰富多样,有的呈暗褐色、青灰色等保护色,体侧常有不规则的黑色斑块或条纹。
- 生存习性:塘鳢鱼主要生活在近海沿岸、河口以及淡水溪流、湖泊、池塘等水域。部分塘鳢鱼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当水体环境发生变化,如水位下降或水体干涸时,它们可以利用自身的鳃上器官从空气中摄取氧气,从而在陆地上短暂存活一段时间。
能在土里生存的鱼主要有肺鱼、泥鳅、七星鱼和塘鳢鱼等。它们凭借特殊的生理结构和生存习性,能够在离开水体的情况下存活一段时间。不过,这些鱼在土里的生存时间也是有限的,如果长时间脱离水源,最终也会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