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升高政策综合了全国多地的改革措施,主要调整方向包括考试制度、招生机制及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核心考试制度改革
-
两考合一政策
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考试合并为同一场考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减少学生备考次数,提升考试公平性。预计升学率将提高至70%~80%,并减少不合理加分项。
-
考试科目与分值调整
-
科目精简至6门:语文、数学、英语(各100分)、道德与法治(80分)、物理(80分)、体育与健康(动态调整)。
-
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改为选考科目,以等级形式计入成绩,不参与总成绩计算。
-
物理科目新增实验操作环节,分值10分,强化科学素养培养。
-
二、招生机制创新
-
100%指标到校政策
重点高中招生名额按初中学校教学质量、师资、学生人数等因素分配,确保每所初中都有学生升入优质高中,促进教育资源均衡。
-
招生计划调整
-
赫山、资阳、益阳高新区等区域打破招生壁垒,三区所有普通高中面向区域内所有初中开放。
-
部分城市(如北京)试点“0.5+3”升学模式:学生可提前半年确定直升资格,后半年完成高中学习。
-
三、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多元化录取方式
-
部分地区(如上海)采用“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结合学业成绩与学生领导力、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
-
登记式入学模式试点推行,符合条件的学生无需中考即可入学。
-
-
特殊群体支持
- 对残疾学生提供特殊教育学校招生机会,非本市户籍学生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加分或专项计划。
四、其他重要调整
-
《教育法》修订 :2025年按高中毕业生比例调整教育资源,优化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资源配置。
-
高考政策联动 :部分地区(如广东)将初升高与高校招生衔接,例如广东高考实行“3+4”选科模式,与高校专业设置对接。
总结
2025年初升高政策以“减负、促公平、强能力”为核心,通过考试改革、招生优化及综合素质评价,旨在提升教育质量,拓宽学生发展路径。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细则,但整体趋势是向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